2007年6月27日 星期三

公共場所的廁所

日昨新聞報導殘障團體向媒體抱怨台北車站的公共廁所陰暗潮濕,且位於偏僻角落。嗯!大體而言,公共場所的設計,其實一部份反映了這個社會的集體心態,或者說,設計當時社會的集體心態:廁所這個不乾淨且需遮掩的場所並不適合放在顯眼的位置。

不過我自己在瑞士旅行時卻發現,他們的公共廁所雖然不至於放在顯眼的位置,但卻也不會把他擺放在偏僻陰暗的角落。通常這些廁所都很明亮寬敞,而且清潔乾爽。當然,或許這些廁所都是要收費才能使用也有關係。畢竟算是營業場所,也不能太偏僻或骯髒。

即便如此,台灣公共場所的廁所設計還是可以更好一些。台北車站(甚至是台北捷運)的廁所的確令人不敢恭維,設計師在設計時不知是不是只想找個位置塞這些不得不容納的機能。這些廁所通常只考慮了數量上的滿足,卻沒有品質上的關注,最明顯的缺點是通風性不佳,往往得用幾台大電風扇吹跑溼氣。而廁所清潔公司的清潔方式也沒有好好想過,通常就是溼拖把不停的來回抹地。當然,國人的習慣也很遭,在廁所中抽煙,還把煙蒂直接往隔間牆壓下摁熄,或寫些不雅的字句,或更等而下之的行為。

或許,越是把廁所放在偏僻的地方,這種行為就愈容易發生,如果廁所在設計時能重新思考其位置,強化設計的細緻度時,這些缺點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