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巧合下朋友需要一張,本來他們可以買現成的量產椅子,但他們願意相信我,不計較手工訂製椅與量產的巨大價差,給我一個嘗試的機會。事實上,目前我做的幾乎所有椅子都是朋友給機會,放手讓我試試的結果。真的很感謝你們。
椅子是根據使用者的體型與使用環境的空間限制而設計的。我拿了手邊現有的胡桃、梣木、山毛櫸、烏心石四種木材讓朋友選,他選了胡桃木。這也是我最近常使用的木料。胡桃木顏色沉穩、質感細膩、花紋很美。不過我拿到的木材常常在剖開取料過程中發現空洞、裂紋的現象而必須追加使用,再加上胡桃木的單價本來比較高,因此材料費一直堆高。
設計上希望扶手有輕緩、優雅的曲線,椅腳採複斜,坐板與椅背也都有符合舒適乘坐的斜度。原本想說這樣的設計比較符合人體工學,完全沒考慮施作的難度,等到真正製作時,才了解為什麼這種設計很少見。
一般而言,如果坐版有後傾斜度的話,椅腳大多採用前後單斜形式,甚至更多的單人椅只有椅背有斜度,椅腳與坐板都是垂直水平的。而椅腳一旦採用複斜形式且坐板也向後傾,那配合椅腳的坐板形狀將會是梯形而不是方形。這種輕微的變化在傳統的二向度圖面上看不太出來。我自己是在製作過程中才想到,但這也讓完成日期往後延了不少。
另外,椅腳過渡到扶手的曲線也是一個要考慮的點。原本的作法是前後椅腳與扶手都使用較厚的木材,用來切割出想要的曲線。這種作法的好處是各個部件一體成形、紋路完整,但缺點是必須找到尺寸適合的材料,且切割過程中又耗費頗多。
我後來參考網路上其他人的解決方法 ,用一塊尺寸較小的木塊作為椅腳過渡到扶手的中介。這種做法可以獲得想要的曲線,又不太會浪費材料。但必須注意這個中介木塊的花紋顏色必須匹配椅腳或扶手兩者其中一個,否則短短的一段曲線中會有三種不同的顏色紋路,美感會大打折扣。
椅背下框
膠合中
磨砂前
正面照
側前面照
背面照
側面照
一隅
除了深色椅墊,另外還選了紫色作為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