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新家建構計畫——加大雙人床架


 

在舊家時,我和老婆是睡在一張拼湊的床上。

說拼湊的原因是,原本的床架尺寸是標準雙人床,但我們預定新家時,已經打定主意要睡一張較大張的床了,但沒想到新家才蓋到一半,我們的床墊就壽終正寢,這就尷尬了,我們是要買標準床墊來遷就現有的床架?還是買一個較大的床墊放在這張標準床架上呢?

為了日後睡眠品質著想,選擇其實很明顯,於是我只好在這個床架上,插入一片30公分寬,188公分長的木板,把這個床架拼湊成加大的尺寸好放置新床墊。但搬到新家後還這麼做就太落漆了。勢必得重新做一組床架。

我把前一張加大雙人床架做了幅度不小的修正。之前怕支撐力不足,結果用了過於粗大的骨架,攪的整組床架重到不行,於是這次把主要骨架尺寸縮小一些。此外,靠背也從床頭櫃改為床頭板。而由於我們購買的床墊非常重,因此必須考慮更換床單的方便性。

最後,是把整組床架連同床邊櫃都盡量懸空,全部的床組(包含床架及床邊櫃)只用五根腳架支撐。這是為了掃地機器人而做的,阻礙越少,掃地機器人可以掃的更快更乾淨。腳架內縮則是怕赤腳走路時不小心踢到會痛到唉爸叫母。

不得不說,掃地機器人真是好用,但要搭配合適的家具才能有最好的發揮。之前的床架離地縫隙不到一公分,掃地機器人進不去但灰塵及小物件可以,於是要找不小心飄進去的東西時,就會發現累積厚厚一層的灰塵。現在新家地板常時都時乾淨的,這對在家習慣赤腳的我們來說,真是非常重要。

床架的骨架用橡木,但外顯的部份(包含抽屜)則是用楓木。床頭板則是用胡桃木。不得不說,其實我很想用台灣的木材,不知道台灣哪裡有商業且永續種植,品質穩定已經乾燥適合作家具的硬木。


 由於老婆喜歡玫瑰,所以她那邊的抽屜用玫瑰形狀的把手。

我的則是黑色。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新家建構計畫——餐桌,家的中心

 


我在老婆娘家看到一張桌板,它有些地方腐朽得很嚴重、有些地方有燙傷痕跡、還有些部份有裂痕且呈些微扭曲變形,剛看到原始樣貌時有點難過,覺得可惜了一塊板子。不過這張桌板看得到的優點是尺寸不小,而且是完整的一整片,不是拼接的板材。

於是我就問岳母這張桌板怎麼來的,岳母說這板子跟我老婆同年了,是老婆出生時,岳父家因為工作需要而跟附近師傅訂的。數年後他們退休了,這張桌板因用不到且尺寸較大而被擱置在一旁。由於時間久遠加上儲放條件不良,因此狀況才會不好。


 

拿到這張桌板後,我打算做成一張餐桌放在新家中,作為家中的活動重心。舉凡吃飯、用電腦工作、小孩做功課、親朋好友聊天等各種活動,希望都在在這張桌子發生。

既然如此,那它就得附上一些收納功能來放置常用的物品,例如常用藥品、鏡子或指甲剪這類小東西、筆記型電腦、小孩正在看的書等等,不一而足。為此我必須增加一些抽屜在這張桌子上。

但是我個人很討厭桌板下方有抽屜,這樣翹腳或入座出座時會卡到大腿,也很討厭桌板底下有直立式的抽屜櫃妨礙腳的伸展。

將舊漆磨除後,發現紋路非常美麗,可能是靠近根部的板材。我決定在這張板材外緣再套一圈外框,用相框的概念把這美麗的紋路包裹起來。腐朽的部份清乾淨後用環氧樹脂灌注封填。

外框則是挑選顏色接近且材質結實穩定的柚木來校正這張板材的扭曲情形。



抽屜是比較頭痛的地方,最後我將兩個長邊相對的兩張抽屜整合成一個。會這樣做的原因是我找不到現成的五金滑軌可以讓我把抽屜藏的比較靠近桌子中心,而又能完整拉出取物。這個作法讓我可以收納夠多的物品,抽屜可以完整拉出取物,同時入座出座時不會妨礙的雙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