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居事二三

這是第一篇文章,寫下的是我個人對生活的看法,關注的焦點還是和本行—建築有關。



這篇文章雖然會談論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但卻不是談論設計的方法或形式風格,更確切的說,這篇文章只嘗試描繪我從空間設計延伸而出的雜想。



確定自己的需求!?



許多設計師會提醒業主要先確定自己的需求,如此才能量身打造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家;也有些設計師並不太在意所謂的「需求」,認為那是假性的,變動的。



對前者來說,「需求」是設計得以合理的一重要因素,它保證了這項設計是有根據、能與現實社會緊密聯繫的(這種說法和西方建築的現代化過程有關);但對後者而言,社會不斷的在演變,個人需求也從來就不會是固定不動的,這種想將需求固定下來的想法,就如同莊子所言的:「以有涯追無涯,殆矣!」。



那!該如何評價這兩種對立的觀點呢?



先放棄去評價這兩種觀點,重新思考「確定自己的需求」這句話。仔細來看,這兩種說法其實是對「確定需求」持贊成或反對的兩種立場,爭論的焦點在於能否「確定」「需求」。但這可能是個陷阱,是設計師迷惑人的陷阱。



對我來說,重點並不只在於「需求」上,重點其實也應該聚焦於「自己」上。要確定的不只是「需求」,也包括「自己」。



確定「自己」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反省過往與想像未來的過程。現有的一切,是過往的累積,藉由反省,我們可以看見目前累積的錯誤或不足之處,而體認了這些錯誤或不足之處,才能利用我們的想像力為未來描繪一份藍圖。



因此,當我們有機會請設計師幫我們規劃室內設計或建築設計時(尤其是住家的),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一個反省自我並想像未來的機會,一個規劃往後生活的機會。這個機會可能一生中只有一次。



然而,在現實的狀況中,錯過這種機會的比比皆是。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對自己的反省與想像尚未足夠所致,思想不夠明晰時,信心無從建立,當面對專業人士時,便很容易被說服、改變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