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自己以前設計的房子對面,有一棟新農舍蓋了起來。這棟農舍蓋了很久,房子主人也很用心的經營。某日,對面的主人邀請我們去他家唱卡啦OK,有這難得的機會,當然是進去探查了一下。房子蓋得很漂亮,庭園及室內都花了許多心思。不過在聊天的過程中得知,房子主人想在後院另外搭建一中式廚房,原來是女主人炒菜時油煙會飄散到整個客廳。雖然客廳與廚房之間有隔間予以區隔,但還是無法有效阻隔。
此外屋主也花了很大的心思在約百坪大小的前院經營了一座準日式庭園。說是準日式,是由於這座庭園有型而無意,尤其是主人為了庭園中特定幾本盆栽能被仔細觀賞,因此除了台北草以及這幾本盆栽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植物,諾大的庭園呈現了十分簡潔的樣貌,但這些盆栽由於每個都備受珍視,因此間隔還蠻一致的分列在庭園的兩側。屋主為了照顧這個庭園,還特地挖了一口井,原先我們以為這口井是要自用的,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口井是要用來灌溉庭園的草木。
我設計的房子也有一個小庭院,雖然地坪不大,但也種了一些台北草,業主(也是丈人)澆灌庭園的是田溝水,由於田溝水多半有其他草本植物的種子,因此這些水澆灌到台北草皮時,會長出許多雜草。另外由於丈人的美感傾向多樣豐富,因此小小的庭園(約莫三十坪左右,相對於對面鄰居的)種了幾十種高高低低,樹貌、顏色、葉型各異的植物。這讓我們的庭院和對面的庭院有極大的差異。
我自己覺得,台灣的氣候條件,其實是適合豐富多樣的庭園景致。曾經有瑞士友人來台灣,或許之前沒去過其他的熱帶國家,在看過此地的自然環境之後,友人認為台灣的山林植物種類的豐富性,實在讓他大開眼界。蓊蓊鬱鬱、遮掩搖曳,在小小的庭園中,有效地產生半藏忽現,曲折迴旋的空間經驗。
廚房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台灣多油煙的烹調方式其實不利於維持廚房的清潔,也比較不容易像某些歐美國家一樣常常把廚房放在房子的重要位置。但其實廚房是一個非常棒的空間,它的熱氣香味,複雜多流程的工作,對親子之間的互動學習與情感交流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如何在保有目前飲食文化的前提下,改善廚房的位置,使廚房在家中的重要性得以提升,其實是台灣的設計者可以改善的重點。
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衣帽間之二
現在大部分的衣帽間的設計功能大都為儲藏(或展示)。但如果把衣帽間的功能設定為衣物的處理流程的空間之一,那在設計上就開始會不一樣。
從這個角度出發,理想的衣帽間可能還是會和臥室、浴室連結在一起,但也有可能和工作陽台,或者說,和衣物的清潔、整理空間聯結在一起。這麼一來,空間的連結至少得考慮兩種關係,一是從人的角度來思考行動的流程(例如洗澡、更衣、睡眠;起床、梳洗、更衣等),另一個則是從衣物的處理流程來思考空間的安排(例如髒衣、清洗、晾乾、燙熨、折疊、儲藏等)。
當這兩種流程被一併考慮時,則空間的安排會開始變得和以往不同,空間的複雜度開始增加,趣味性可能也隨之而來。
寫了這些,突然有些感觸。這些文字的內容(辜不論其優劣)其實不脫現代主義的範疇,談的都是機能上的使用。這似乎有點脫離時代之感。但其實想想,這些東西如果到現在都還沒弄好,還得重新思考的話,我們是不是在過去的階段中太過急躁的跳入了「後現代」的懷抱中?然後又急著跳出去,投入另一個圈圈!或許這些論述不必然有前後的因果關係,而只有時間順序上的巧合,是我們沒有信心的自己,搞得像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而深怕跟不上潮流。
從這個角度出發,理想的衣帽間可能還是會和臥室、浴室連結在一起,但也有可能和工作陽台,或者說,和衣物的清潔、整理空間聯結在一起。這麼一來,空間的連結至少得考慮兩種關係,一是從人的角度來思考行動的流程(例如洗澡、更衣、睡眠;起床、梳洗、更衣等),另一個則是從衣物的處理流程來思考空間的安排(例如髒衣、清洗、晾乾、燙熨、折疊、儲藏等)。
當這兩種流程被一併考慮時,則空間的安排會開始變得和以往不同,空間的複雜度開始增加,趣味性可能也隨之而來。
寫了這些,突然有些感觸。這些文字的內容(辜不論其優劣)其實不脫現代主義的範疇,談的都是機能上的使用。這似乎有點脫離時代之感。但其實想想,這些東西如果到現在都還沒弄好,還得重新思考的話,我們是不是在過去的階段中太過急躁的跳入了「後現代」的懷抱中?然後又急著跳出去,投入另一個圈圈!或許這些論述不必然有前後的因果關係,而只有時間順序上的巧合,是我們沒有信心的自己,搞得像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而深怕跟不上潮流。
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
住宅中的衣帽間
家人以前曾有過氣喘的毛病,尤其碰到季節交替或寒冷天氣時比較容易發作。但今天,就在南台灣的七月天,家人的氣喘誘發做了,原因不是溫度,而是空氣。
今天由於要把家中不用的衣服整理出來,捐給公益團體,因此一大早就開始翻箱倒櫃的清理衣櫃,但沒想到此舉卻讓空氣中充滿棉絮(或許還有塵蟎),而家人就在這種過敏原的刺激下又氣喘了。於是整個晚上就幫她按摩穴道以及氣管部位,希望能減緩症狀。
而這也讓我們無法睡在自己的臥室,而必須先到其他房間待著。這讓我重新思考更衣間的必要性。以前,我對更衣間的看法多半停留在「一個顯示對衣物癖好的空間」這樣的觀念中,但從這次事件中,更衣間對我有了不一樣的意義。當然,再打掃時我們其實應該帶口罩的,但是如果沒有將衣物整理儲藏與睡眠區域作適當的隔離時,晚上睡覺還是會受到影響,尤其對身體容易過敏或有氣喘疾病的人而言,這點更是重要。
今天由於要把家中不用的衣服整理出來,捐給公益團體,因此一大早就開始翻箱倒櫃的清理衣櫃,但沒想到此舉卻讓空氣中充滿棉絮(或許還有塵蟎),而家人就在這種過敏原的刺激下又氣喘了。於是整個晚上就幫她按摩穴道以及氣管部位,希望能減緩症狀。
而這也讓我們無法睡在自己的臥室,而必須先到其他房間待著。這讓我重新思考更衣間的必要性。以前,我對更衣間的看法多半停留在「一個顯示對衣物癖好的空間」這樣的觀念中,但從這次事件中,更衣間對我有了不一樣的意義。當然,再打掃時我們其實應該帶口罩的,但是如果沒有將衣物整理儲藏與睡眠區域作適當的隔離時,晚上睡覺還是會受到影響,尤其對身體容易過敏或有氣喘疾病的人而言,這點更是重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