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月,友人托我製作一張搖椅,大概月底我把設計草圖畫好,然後開始在電腦上繪製詳細的尺寸並修正設計。
本來打算家中的餐桌完成後要接著開始製作,但沒想到後來得分神處理一些圖表與數字的工作,每天腦中想的就是數字、數字、數字,不但拖延了餐桌,也連帶拖延了這張搖椅。後來覺得我實在不適合一心多用,就先將這件工作擱著,先解決手上的餐桌與搖椅。
緊接著老婆之前訂的預售屋也完工交屋,我又得繼續忙新家的室內設計與監工。而我上一次做空間類的設計的工作已經有十年以上的時間了,且對室內設計只有概念沒有經驗,還好有大學學弟介紹好的工班並不吝分享他的想法,有富經驗的朋友在旁邊支援,總算讓新家的設計順利進行。裝修開始進行到中期後,我才不必每天在工地監工,也才有時間把這張搖椅完成。
在設計完成要開始製作時,我猶豫著是否需要先試做個原型椅,但由於時間不允許,因此我只試驗了一些特定榫接部位的作法與強度後,就直接上陣了。幸好最後的結果自己還算滿意。
關於設計:
搖椅與其他椅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之所以能前後擺動的弧形底桿(我不知道怎麼稱呼,先這樣命名)。但如果這個弧形零件孤零零的一個,與椅子的其他零件無關,就好像一張單純的椅子直接架在兩根弧形木頭上,那就險的非常突兀。
因此我希望這張搖椅可以達到的特點是,從扶手、前後椅腳、到搖椅最重要的弧形底桿,有一體成形的感覺。
於是我先畫了草圖:
接著在電腦上根據人體尺寸加以修正。由於乘坐者是一位年長女性,我自己的經驗是年紀越大,平衡感會減低,也不太喜歡劇烈搖晃。此外也怕長者不容易起身,因此我降低了椅子前後擺動幅度,並盡量降低椅子重心。雖然讓搖椅比較沒那種搖擺的樂趣,但這大概也是必須妥協的事。
選擇的木種是紅橡木,一種帶淺淺紅色,質感紋理都略帶粗曠的木材。
之前在工坊拍攝了一些組裝與完成的照片,但不盡理想,果然光線與場景是決定性關鍵啊!
有人懷疑這張搖椅的結構是否能承重?嗯,木材並不是只能承受壓力,它也能承受拉力,當然,也受惠於今天黏著劑的強大力量。至少,目前為止七、八十公斤的人坐上去是沒有問題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