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裏,因為工作的關係,從實際的經驗或書本閱讀的訊息中發現,我喜歡的建築師都是生活的實驗家。他們喜歡親自動手,改造自己的生活環境,將他們的感覺與想像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如果說,建築的目的是將環境轉變為切合自己的需要,那這種實驗的精神顯然是建築師必備的條件之一。
當然,在不斷的成長過程中,人的心智也會不斷的改變,因此這樣的實驗過程也會不斷地進行,在這種動態變化的過程中,我們的作品逐漸豐富、深邃。
以Alvar Aalto來說,我對其作品最感興趣的是他為自己蓋的實驗小屋。這棟小屋位於芬蘭Säynätsalo附近的一座小島,是他在蓋Säynätsalo Town Hall時發現的。在這棟小屋中,他實驗了很多不同的砌磚方式,而室內也運用了許多不同的材料,但這棟小房子並不像一般人對建築師住宅的想像那樣充滿了非解說不可的概念,這棟小屋是野趣的、隨性的、舒服的小房子。一個單斜空間的小院子中挖了一個洞,可以在戶外烤東西吃;湖岸上繫了一條Aalto自己設計的船;木頭與布料溫暖了室內的空間;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小草也隨意的在四周生長。是一棟有著詩意的小房子。
萊特自己的房子也是,他的West Taliesin是一棟不會完成的住宅,不會完成是因為它不斷地被修改,而且萊特對這棟建築並沒有一個「完成的想像圖」。在興建期間,熱騰騰的圖是當天出來當天蓋,師傅(萊特)畫的圖由學徒們(學生)蓋。大弟子指揮調度,小徒弟搬磚運泥,一起動手蓋自己要住的家。
台灣也有這樣的建築師,例如謝英俊。他在日月潭的事務所中,房子是必須親力而為的。被自己的汗水浸潤過的房子,才是自己的房子,不再只是一件商品,因為你參與了它的孕育,見證、接生了它的到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