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自己的觀察,現代風水師在某些人的眼中,其角色和原始社會中祭司或巫師的角色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他們其實都是 擁有某種知識的人,而這些知識使他們具有和常人不一樣的身份地位(我們可能也是,而且和他們有利益和價值觀的衝突)。在這次的經驗裡,女主人稱呼風水師常 用「仙仔」此一稱呼,這顯示了風水師在她的心目中具有極高的份量。我個人也認為,這些人其實應該是經常吸收一些資訊的。例如,這位風水師會使用「型態學」 這樣的字眼,而且他還會聊一些有名的企業或企業家,說他們在哪裡的房子或墓穴就是請他幫忙看的。此外他還會說自己多忙,要看風水得預約排時間等等,在談話 的過程中,他甚至還接了通手機,說是大陸打來的,對岸的台商要請他過去看風水之類的。當然,對我這個猜疑心重的人來說,事情當然有可能是這樣,但也可能是 他要讓別人更相信他的手段。
風水師會利用禁忌、聯想、文字遊戲、對別人發言對錯的裁定權等種種手段來建立自己的權威與發言的正確性。舉例來說,女主人曾經問A與B兩位風水師有關地板顏色是否會影響家中運勢,這兩位風水師不約而同的說,這是小事,主要格局不對的話,地板用什麼顏色都一樣。我們可以這麼說,風水師的價值接續和女主人相近,但他區分的更為細緻,也更為完整。
B風水師還提了個該做的事,是有關挖地基時,要把舊土挖掉,然後另外填新土的事。這件事很有趣,值得記錄下來:
風水師的理由是,舊土的氣已經用完了,因此必須用新土的氣來填補,這樣家裡的運勢才會旺,女主人顯然也知道這件事,而且還從別的地方知道要用紅土,因此,為了確認此事,她再次詢問B風水師是否要用某個地方的紅土。B風水師對這件事的回答是,不可以用土質太黏的土。理由是,他曾經在陽明山上幫人看墓穴,陽明山的土就是這種土,他一到那個地方,就說這個地方會蔭屍,果不其然,挖出來後就是這樣,因為土質太黏的話水會沒辦法排出去,因此不能用黏性太強的紅土,砂質的就可以。
此外,他還像以前章回小說般,會吟頌一些詩句來證明或加強自己的論點。這些詩句其實都關係著某些空間應該在哪些方位,以及空間價值的先後順序。這當然又大大的加強了風水師的權威性。對某些人來說,能夠這樣巧妙的運用文字,的確是比他們擁有更多知識的人才做的到的。
事實上,在兩次評圖的過程中,風水師並沒有很明確的說明為什麼要這樣改或為什麼要那樣改,他只說哪裡不好,該怎麼 改。如果女主人要問他理由,他會說:「這些學問很大,我也不可能花太多時間和你解釋,這是經過很複雜的計算才得來的,我算過,現在的氣走到…,所以現在接 這一線,運可以持續二十年,等過了二十年後,氣就又走到別線…」之類的話。
這次事件給我的感想是,第一:對某件事有著不同價值階序的兩個主體有其溝通上的困難。第二:風水師並非只是製造迷信 之人,他們的知識所製造出來的方式應該不會和我們相差太遠,差別之處可能只在於製造原料的不同。甚至,不論是請設計師或是請風水師,業主的原始目的都是一 樣的,都想安居樂業,住的順利而已。第三,我以前排斥風水之說,有可能只是為了清楚的區別自己屬於哪一個陣營以及當時所處環境使然,顯然地,我選擇了以現 代設計知識所建構出的陣營,然而,選擇這邊並不表示我是一個好設計師,也不代表我就是正確的,我以前作的只是去拒絕瞭解或探索另一個擁有不一樣價值階序的 文化,這對想豐富自己腦袋的我來說,其實是一種損失。第四,我還是不喜歡他們談論風水的樣子,以前學校老師的談論方法顯然更加適合我,我只後悔沒好好上他 的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