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翻閱以前的《建築師》雜誌時,會發現有一些文章是感嘆業主的冥頑不靈,寧願相信風水先生也不願相信建築師,導 致建築師的心血結晶必須施以大幅度的變動。由於這些文章大體上描寫的狀況大同小異,看一篇就差不多知道其他篇寫些什麼,再加上自己認為時代在變,這種現象 應該會逐漸減少才是,因此對這類文章大都會略過。不過,最近自己遇上了這些事,才真正感受到擁有不同的知識體系的兩個個體,他們的價值階序到底會有多大的 不同。
事情是這樣的,老婆的家由於已經十分老舊,因此想要原地重建,由於我對他們家的環境以及成員比較瞭解,因此她想請我幫他們做個設計。對於老婆的婆家改建,作老公的當然是義不容辭!因此我便花了點時間著手做了個簡單的設計,並且向他們家人說明這個設計是如何做的。
接下來我要描述的是我個人的觀察與體驗,我比較注重在描述兩組價值體系不一樣的人,他們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的差異。在我的描述中,參與的人員共分成三組:1.女主人;2.風水師;3.我。這些人員會面的時間共有三次,第一次只有我和女主人(當然還有其他家庭成員,但由於他們並沒有什麼意見,因此為了簡便起見,我省略了他們);第二次則有女主人、A風水師以及我;第三次則是女主人、B風水師以及我。
既然會請風水師,那表示女主人對風水之說是相信的,在這個例子中,女主人不只相信,而且是非常相信。在第一次談論設 計時,我自以為是的向她解釋我的設計理念,我向她說明基地周遭的環境,自然條件,她家的需求等設計條件,然後在向她解釋這些條件如何反映到我的設計中。我 說完後,她第一件事情問的是,大門開在虎邊對嗎?(左青龍、右白虎)由於我的腦袋中完全沒有風水概念,因此,對於她的這個問題,我的解釋是由於景觀、西 曬、停車以及留設較完整空地的原因,所以我將大門放在這裡。我以為這個答案應該夠清楚且充分了,但是,我錯了。事後我嘗試站在她的立場檢討這個答案,我 想,對她來說,我的回答應該是完全沒有針對她的重點,或者說,我根本就沒有回答她的問題。接下來的對話和這類似,她不斷地詢問有關風水的問題,例如神明 廳、廚房、廁所等空間的位置,而我也只能用我腦袋中和她不搭嘎的知識來回答。這次的說明顯然是不成功的,因此她決定找風水師來幫我看看設計。
第二次的談話是個不好的玩笑,因為這個A風水師根本不是她找的。這個風水師是由於一連串的巧合而和我們搭上線,我不想說明這個巧合,我只能說,我們可能都是被別人設計的,有些人想賺點小錢,又知道Claire她 家要蓋房子,且女主人相信風水,因此串連演了齣戲。但在談論的過程中,我發覺我完全是局外人。在女主人以及風水師的眼中,我的角色是畫圖的。如果要畫出一 個價值階序的話,在風水師和女主人的心中,抽象的風水知識有較優先的地位,風水師是指導者。而我只是中介人員,工作是將風水師的知識畫出來。但直到此時, 我還沒有覺悟,心中仍然有著憤怒與不解。後來,由於這個風水師的索價太高,因此女主人並沒有請他。
第三次的B風水師則是女主人透過第三者請來的,這次的經驗更為直接,因為女主人只要我把圖給風水師看,她自己並不參與討論,其實也說不上討論,倒有點像評圖,風水師說哪裡不行,需要改,然後我照做便是。(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