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前一天沒睡好,但早上還是順利的起床,吃了些早點之後就開車前往台南。
停車。
報到。
進入會議室。
由於工廠被八八水災給淹得很厲害,因此木工研習營延後了兩個禮拜。但即使延了兩個禮拜,廠區還是沒有完全恢復,許多的展示品都受到損毀。
我們報到之後等了好一會兒,然後由黃俊傑老師開始整個木工班的始業式,早上兩位老師介紹他們自己學習木工的過程,然後在廠區參觀,包含木工家具博物館,之後又回到會議室看永興的相關影片。但或許是水災的影響吧,整個木工班的上午課程似乎有些沒進入狀況
,整個流程進行不是很順利。
舉例來說:學木工需要買工具,但是行政人員只用e-mail和學員聯絡,而我收到的這封信收件者只有五名。我不太清楚行政人員以e-mail通知時有幾名學員,或者後來有沒有用電話或其他管道通知剩下的學員,但是很顯然地,報到當日有很多學員是沒有工具。還有:發放工具時有些混亂,行政人員似乎沒有想過整個發放工具的流程要如何進行,因此第二班的工具和第一班的工具混在一起,而且只有工具全買的學員他們的工具被包裝好了,其他學員領取工具時也很混亂,甚至到老師都不知道該邊發工具邊介紹,還是先發工具再介紹。發放過程也干擾了老師的上課。後來得等行政人員拿來每個人的工具清單,才有辦法領取。其實這種沒有先規劃過或演練過的感覺,在第一天的學習過程中經常出現。
最後總算開始上課,這大概是一整天最棒的時刻了。老師先教我們刨刀的各部名稱、用法,以及刨刀刀刃的磨法,還介紹了磨刀石,之後便讓我們開始磨剛剛領到的刨刀。
我查了一下,我們目前用的磨刀石幾乎都是從日本進口,從包裝上來看,日本以文字將磨刀石分成粗細,分別是油石(粗)、砥石(細)這兩種。但如果真要細分的話,則是以粒度來看,粒度的意思是「每單位長度所容納的顆粒數」,符號是#,所以數字越大,石頭越細緻。大概#1000以下的磨刀石屬於油石(粗)的範圍,然後#4000以上(也有說#6000以上)則是砥石(細)的範圍了。此外,油石應該是要用油來研磨的,但是木工工具的研磨卻不太使用油來當成研磨潤滑的媒介,有人說是因為木材碰到油不太好,也有人說是會弄的髒兮兮的,我不是很確定就是了。我們這次買的磨刀石有三塊,分別是#500, #1000, 以及#4000各一塊。
磨刀的時後其實是很專心致志的,心無雜念地想把刀磨的鋒利,用眼睛仔細看著刀鋒,看著日光燈管在刀刃上的倒影是否變形,用手指去感覺刀鋒搔刮皮膚的感覺,看著細緻的磨石將刀片磨成光可鑒人的模樣,這個時刻真的是很難用言語或文字表達,只有實作才能體會。老師之後還教我們如何把磨好的刀片裝回刨刀木座,如何調整刀片的深度以及壓鐵的位置。這樣才能讓刨刀刨出的木屑薄而平均,聽說有些高手甚至能讓刨出的木屑幾近透明。
在網路上已經有些相關知識了,例如在mobile01或youtube上面都有。
Mobile01: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1&t=849915
Youtube:
http://tw.youtube.com/watch?v=geaXy_Sm2qI
http://tw.youtube.com/watch?v=5_O0xNOTtF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